close

何謂生態池?如果需要人工方式來不斷維護生態池內物種的生存,需要經過特別的照顧,就不能稱作是生態池。如果生態池內的物種具有競爭與互助多種關係,設置有免卻直接衝突的設施,可以自然生存就是生態池的意義。

 

曾經運用學習〝神經鏈調整術〞等技巧,將一個缺乏管理、陷入資金負面循環危機的微型企業進行內部改善,也能夠在每月平均損失30萬元情況下,經過將近三個月的努力,由損失轉而逐漸產生利潤、甚至在八個月後成長到月入近300萬元毛利。

 

 有朋友問我是運用什麼特殊的管理手法,來緊急處置企業的窘況。其實對於一個未曾有效建置作業系統,缺乏工作整頓、教養基礎的企業而言,如果採行〝系統或制度〞改善方式來推動是行不通的。

 

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我發覺:系統面的管理著重在建立長期的工作成效,但短期內卻無法提昇企業抗壓能力,對於體質不佳的企業,有時會等不到這樣的機會。因此我在正規的管理系統運作之外,藉由名為〝環境生態管理學〞及一些管理技巧,來快速達成提升利潤目的,而且方法極為輕鬆。

 

 

確認你的管理課題

 企業的成長原本就伴隨安逸的趨力,需要消除。

 

嚴長壽舉例:企業內部組成三類人性格中,原本有20%具備改善與創新,有20%傾向安逸,及其他60%容易受影響的大多數人。但企業如果缺乏人才篩選與流動機制,在歷經不斷地人力替補過程中,創意人員因流動而減少,安逸不動的人往往會隨這多次的人力更替,提高佔據組織比例,直到成為最大多數窘況。

 

對企業而言:人力的培養與篩選 、績效制度推動等,都需要有完整的系統架構為基礎。企業如果條件不夠時,如何採取人性心理的角度,激發生存的本能,並在瓶頸的事物上優先管理,企業也會有機會快速向上提昇。

 

以下情況,請自我檢視公司內部所存在的問題,如果情況相似的話,就能夠以類似神經鏈調整術加以改善:

 

現象一、官僚化:

  是否公司內的夥伴、員工,總是遇到異常、危急的事後才會積極處理?或常將問題推給別人、認為自己已將所有的工作按流程做好;總是會聽到有人批評〝別人能力不夠、公司高層對人不公〞?

 

•現象二、沒有工作規範:

  是否公司內的夥伴、員工總是缺乏基本工作概念,不僅沒有作工作經驗與技術的傳承、沒有數字紀錄、缺乏工作規範,還會拒絕額外工作安排,甚至是加班!對公司內部作業缺失卻抱怨連連?

 

•現象三、安逸情況:

 是否公司內的夥伴、員工總在公司老闆在的時候,就表現認真的樣子,老闆不在的時候就覺得很愉快?平時同事之間相安無事、一團合諧;但出現狀況時就會對彼此相互指責,有時還會大聲向老闆發飆?

 

•現象四、沒工作方向:

是否公司內的夥伴、員工總是安靜地工作,按一定的工作模式、時間上下班,沒有做定期進行工作計畫、紀錄、檢討,對於品質與效率問題,缺法檢討改善過程;簡單說:對他人的工作事項也漠不關心,對自己與同事之間沒有任何期許,就是配合公司出勤而已。

 

  我們觀察生活上到處都存在一種不斷在動態中維持平衡,與彼此競爭且共生現象。

例如男性與女性人口的比例、共產與民主國家的長期對立、以二黨為主的政治運作---等。只要你留意觀察,就會發現許多環境當中都存在一種自然形成的平衡力量。

尤其是成功的企業更存隱藏某種成功的運作模式,不論在市場的優勢主導、技術的提升、供應源的掌控與財務上的管控都有某種秘密的運作方法-為了就是能夠有效防止競爭者的加入、有效確保產品的利潤。

 

方法一:維持黃金比例-

  一個較簡單的原則:生產與品保人員之間、生產單位男性與女性、作業與行政人員的配比都存在八:二之黃金法則。甚至在更大的差距上(如九:一),更能產生一種能夠平衡又競爭態勢。反之,五:五的情形雖然能夠維持平衡,但就是無法產生自然的競爭力。

 

方法二:引進對立者-

  某位日本學者曾發現、倡導一種 六:四(即5/8:3/8) -的人生黃金法則,存在許多的古老建築物、藝術品、商品包裝中,及許多現代人的生活、工作中應追求生活均衡觀念;一種在不完美中、珍惜部分完美的概念。這如同管理的法則,需要一些有制衡作用、且比例懸殊的人事物,才能讓工作更順暢;就像企業中可以經由少數的品保人員,可以刺激全廠生產者的品質一樣。

 

方法三:建構微型生態-

  認何偉大的工程建築皆由微型的系統所形成。計是在生態池建構前必須優先植入具備共生關係藻類、小蝦,等到能夠不用特別照顧,才能加入更大、更多的物種。而企業內部的運作就必須在較容易的管理的關節上,如行政單位-財務、人事、總務等,優先建立作業系統,在逐漸往生產單位-倉庫、生管、品保;最後在往現場作業及技術管理方向推動。

 

方法四:連結失落環節-

  即使取得ISO認證的公司在內部人事物的安排,都有所謂失落環節的問題,就是流程上必須能夠畫製出所有問題的處理程序。例如生管除了交期外、需肩負產能檢討的工作,再回歸排程或派工計畫上的修訂。品保需要除了確保生產品質外、亦監督異常改善對策之執行狀況。避免讓經常發生的工作缺失,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出口;如同生態池中,每引進一項物種,必須有促進整體維持平衡與積極消除異常之意義。

 

方法五:保護稀少性-

  管理要特別注意一些容易忽略的細節,如工作加班、人員薪資設計、幕僚人員比例、公司福利政策及人員淘汰率等設計;尤其要重視、保護較〝稀少〞這方以營造其珍貴性;就像少數稽核人員,如無法令其發揮功能,相信公司整體的系統運作一定會有問題。因為他們就像散落在企業角落的安靜寶石,你如果不發覺、琢磨,你的企業怎會更加發光發熱?

 

  試想:在很多男性(女性稀少)的社會中,男性要不要特別優秀才會吸引女性的注意,如果企業是需要許多男性勞動力、技能的工作,那女性就是要重視的哪一方(而非勞動力、技術的那一方),要仔細辨識具備真正價值的事物,設法加以調整、維持企業生態池裡的競爭性,來因應大環境的改變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管理 生態池 組織安逸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杜心柏 ( Robin 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