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 

    企業組織由系統所構成,而組織系統之定義,指組織內部,由一群有關聯的個體組成,根據某種規則運作,能完成個別元件不能單獨完成的工作的群體。以此定義組織系統,包含企業內部管理機能,並由企業形而上的思想開始,並規劃組織目標、功能部門組織、作業流程圖、工作規範、生產製造到服務等活動。如上圖。

 

 

      但企業〝系統〞不能以〝流程〞看待。系統是全面性的,流程被包含在系統一部分,代表組織部門如何正確傳遞訊息與執行指令之意義。

 

     現代企業組織系統所存在的問題,通常在系統的架構上,無法做作各層面有效之連結;許多企業只好利用建構ISO作業系統,藉由從〝組織功能〞彰顯的角度,來架構一套由品質政策、品質目標、作業程序、作業標準、表單文件等品質系統,作為企業主要系統架構。

 

這樣的過程,當然簡化了管理的複雜性,確立一套工作標準,對企業起了加分作用。然而我們也發現,許多ISO企業都存在〝說寫做無法合一〞之問題,無法確實執行管理機能~不斷進行內部改善與檢討,讓系統真正發揮應有功能。或者說一套、做另一套,每年認證續評期間,才開始補文件。

 

    這情況比比皆是,似乎無法像歐美企業一樣對ISO之推崇。問題出在哪兒?

 

記得過去學習國際關係的課程,教授曾談到大陸與海洋法系的結果,造就人民的不同守法觀念。簡言之,歐美海洋法系的精神,著重於人權的觀點,採陪審團制度,依賴判例法案解釋來彰顯公民素養。相對的,亞洲國家採用大陸法係,著重於社會公平的目的,透過編寫成文法條來解釋,需透過懂得法學之菁英人才來訂定審判結果。

相較之下,看似愚昧的海洋法系,長時間下來培養了國民守法的公民素養。由菁英人才帶領的大陸法系,反而給了國民更多結果操作空間與漠視心理。

 

組織系統~標準化的架構,對於亞洲企業的管理過程,相對產生了許多模糊地帶,如果公司忽視員工教導,自然會對組織系統產生曲解,甚至難以維持。

其延伸相關問題如下:

  • 員工對於系統之依循意願不足。
  • 員工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理。
  • 組織內部充斥著存安逸的氛圍。
  • 抗拒現場管理活動成為企業常態。

因此企業內部如何導入管理活動來防止上述課題,成為攸關企業競爭力強弱。如何適當地設計、維持一定形式的管理活動,藉以展現各項〝管理機能〞運作:計畫→執行→檢討→修訂,將決定系統的功能是否良好。

我觀察到許多企業對於日常的管理範疇,並有深入的體認來推動。如何透過對工作重點的稽核與檢討,來教導員工、反覆演練各項技能。若是單純地執行ISO所有作業事項,不了解管理的意義與重點,就像不懂汽車保養,只會開快車的結果,將導致車輛損壞。

 

以豐田汽車為例:企業內部深信現場的人員,是最懂得問題與改善所在。因此投入5S管理、JIT零庫存、TQC、節拍時間、快速換模、製程改善等。歷經數十年經典的管理活動,深植企業內部所有成員,成為每日必需實施的管理性活動。透過大野耐一所定義之消除七大浪費,適當地凝聚了所有成員的力量。其相關管理活動如下表:

 

 

企業運作的過程,如何掌握管理重點,理解人性問題與制度缺點,加以適度補充與調整。自然能夠簡化管理,讓企業快速往好的方向運作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杜心柏 ( Robin 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